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8:45    次浏览
摩梭文化走笔(5) 图片说明:洛克每次离开泸沽湖,忘年交阿云山都要亲自把他送到这个叫日月和的地方(1253年忽必烈南征时曾在此扎营)。右二永宁总管阿云山,右五洛克。文/春秋如今进出泸沽湖容易太多、幸福太多了——航线开通了!不像《摩梭文化走笔(2)》里描述的,开车要翻山越岭七八个小时,还要冒着巨大危险。更不像一个世纪前的洛克,要骑马跋涉四五天。那时进出几百公里的高山深谷,绝对是“难于上青天”。也正因如此,直到1924年,泸沽湖才迎来第一位老外——美籍奥地利探险家约瑟夫·洛克。 图片说明:约瑟夫·洛克这位洛克不是一般的有意思。他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,父亲是一位严厉的男仆。喜欢旅游的他,一个偶然的机会去了美国,偶然的掌握了汉语(会9-10种语言),偶然地来到中国西南考察,一呆就是几十年,终生未娶,被人称为“有着怪癖的人”或“疯子”。他本来是服务于美国农业部、美国国家地理协会和哈佛大学植物研究所的,是“探险植物学家”。后兴趣转移,一头扎进对纳西人的研究中,在川滇深山里转悠了20多年,成为著名的纳西学之父、地理学家、语言学家。1924年1月,洛克率一队人马,历经5天艰难跋涉,首次抵达泸沽湖。神奇的美景、别样的风情,当即把这位洋博士惊呆了,对泸沽湖一见钟情。近一个世纪前,一个老外眼中的泸沽湖是个什么样子呢? 图片说明:泸沽湖一侧的狮头山(海拔3993米)幸好手上有洛克的大作——《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》,得以一睹泸沽湖早年芳容:“永宁湖(泸沽湖)是全云南最漂亮的一个湖,无法想像还有比这更美的环境,深蓝色湖水清澈得像水晶一样,在长有森林的小山脚下,尤其是在树荫下水由深蓝变为紫色。“……小岛像船一样浮在平静的海上,一切都是宁静的,真是一个适合神居住的地方。” 图片说明:奈络普岛西面湖滨。湖中有很多鱼,有些有毒。图中央近处是猪槽船,远处可见大落水村。 图片说明:只有土司家的女性才允许穿这种长裙。用金银装饰衣服,披着白羊皮披肩,缀饰银质大圆盘。 图片说明:比人高的猪膘肉(详见“摩梭文化走笔之三”)客以稀为贵,泸沽湖的头儿——永宁总管阿云山对接待工作极为重视,唯恐招待不周,毕竟是第一个外国人进山。实在是太热情了,以至于让这位从小缺少父爱的洛克,大有相见恨晚之感,竟把知识渊博、慷慨大方的阿云山视为慈父,后来成为生死之交。 图片说明:永宁总管阿云山——忽必烈1253年留下来管理永宁的一个官员的后裔。他抱着的小儿子,1253年被确认为活佛。1936年,受阿云山生前所托,洛克从美国购进盘尼西林,租用飞机空投,从而帮泸沽湖遏制住了因风流马帮导致的性病传播,成为性病患者的救命恩人,一时传为美谈。 图片说明:永宁土知府家庭洛克最后一次去泸沽湖是1942年夏。此时,他一生唯一真正的朋友阿云山,已去世9年了。洛克悲痛莫名,不久就黯然离去。直到1962年在夏威夷病逝,再也没回到令他魂牵梦绕的泸沽湖。洛克对泸沽湖的情感,全部融进了他的皇皇巨著中。8万多字的详尽记录,随着1946年哈佛出版社的出版,让泸沽湖第一次呈现在了全世界面前。可以说,是洛克揭开了泸沽湖神秘的面纱。 (图片来自《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》及网络)来源:大院内参(ID:dayuanneican)转载须注明来源。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号《大院内参》(ID:dayuanneican)。